整合各类学习资源名师讲座视频,管理培训课程,培训讲座,培训视频讲座下载。
当前位置: 主页 > 热门资讯 10首描写芒种的经典古诗词: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愿大家“忙有所得志高远,种有所获梦可期”!

10首描写芒种的经典古诗词: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愿大家“忙有所得志高远,种有所获梦可期”!

更新: 2025-09-14 13:55来源: 网友投稿浏览次数:

芒种时节,大地一片繁忙景象。这是农人挥洒汗水、播种希望的季节,也是岁月沉淀、收获可期的前奏。古往今来,无数文人墨客以笔为犁,在诗词的田园里耕耘,留下了众多描绘芒种的经典佳作。

精选其中10首,或展现农事劳作的艰辛,或寄托对丰收的期盼,或抒发对时光流转的感慨。每一首都如同一颗璀璨的明珠,串联起芒种的文化脉络。让我们一同走进这些诗词,感受古人在芒种时节的喜怒哀乐,汲取“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的力量,愿大家“忙有所得志高远,种有所获梦可期”!

1

咏廿四气诗·芒种五月节

元稹〔唐代〕

芒种看今日,螳螂应节生。

彤云高下影,鴳鸟往来声。

渌沼莲花放,炎风暑雨晴。

相逢问蚕麦,幸得称人情。

元稹一生仕途起伏,但创作颇丰,此诗展现了他对节气物候的细腻观察。芒种时节,螳螂应时而生,点明节气特征。彤云变幻、鴳鸟啼鸣,动静结合,绘出夏日的生机。池塘莲花绽放,尽显夏之绚烂;暑雨初晴,带来清新之感。“相逢问蚕麦”,写出此时蚕事麦收农忙,邻里间互相关心农事,尽显人情温暖。全诗语言质朴,以景衬情,生动勾勒出芒种时节的自然景象与人间烟火,让人感受到节气与生活紧密相连的美好。

2

芒种后经旬无日不雨偶得长句

陆游〔宋代〕

芒种初过雨及时,纱厨睡起角巾欹。

痴云不散常遮塔,野水无声自入池。

绿树晚凉鸠语闹,画梁昼寂燕归迟。

闲身自喜浑无事,衣覆熏笼独诵诗。

陆游一生心怀家国,却仕途坎坷,晚年归隐田园。这首诗写于芒种之后,彼时细雨连绵,营造出闲适氛围。首联点明芒种雨至,诗人于纱帐中睡起,头巾歪斜,尽显悠然。“痴云不散”“野水无声”,描绘出雨后云雾笼罩、池水渐涨之景。颈联中,绿树晚凉时鸠鸟喧闹,画梁寂静燕归迟,以动衬静,增添生活意趣。尾联诗人直言闲身无事,覆衣于熏笼上独自诵诗,看似闲适,实则暗含壮志未酬的无奈。全诗借芒种雨景,抒发了诗人在田园生活中复杂的心境,有闲适,更有深沉的感慨。

3

芒种后积雨骤冷三绝

范成大〔宋代〕

梅黄时节怯衣单,五月江吴麦秀寒。

香篆吐云生暖热,从教窗外雨漫漫。

范成大一生心系民生,其诗多反映现实。这首诗写于芒种之后,江南地区本应入夏,却因积雨骤冷。“梅黄时节怯衣单”,点明此时正值梅子黄熟的芒种时节,本该换上薄衫,可诗人却因天气寒冷而心生怯意。“五月江吴麦秀寒”,描绘出五月江南,麦子抽穗扬花,却遭遇寒意侵袭的景象,侧面反映出气候反常。“香篆吐云生暖热,从教窗外雨漫漫”,室内香篆袅袅生暖,诗人任由窗外雨水漫漫。全诗以对比手法,将室内温暖与窗外寒雨相衬,道出芒种后天气骤变的独特感受,也流露出诗人对这异常天气的无奈。

4

芒种 其二

韩淲〔宋代〕

栽匀明日问青黄,惜水脩塍意更忙。

少候根中新叶出,又看晴雨验朝阳。

韩淲一生布衣,心系农事,其诗多贴近生活。此诗生动展现了芒种时节的农忙景象。首句“栽匀明日问青黄”,写农人栽种完毕,便开始操心庄稼的收成,盼其青黄成熟,尽显对农事的关切。“惜水脩塍意更忙”,为护秧苗,农人珍惜水源、修整田埂,忙得不可开交。“少候根中新叶出,又看晴雨验朝阳”,农人耐心等待新叶长出,还要时刻关注晴雨变化,以验证日照是否适宜。全诗语言质朴,通过对农人芒种时一系列劳作与关注点的描写,体现出芒种时节抢种抢收、精心呵护庄稼的忙碌与用心,满是田园生活气息。

5

北固晚眺

窦常〔唐代〕

水国芒种后,梅天风雨凉。

露蚕开晚簇,江燕绕危樯。

山趾北来固,潮头西去长。

年年此登眺,人事几销亡。

窦常生平资料有限,但从此诗可窥见他面对自然与人生的思考。芒种之后,江南水乡迎来梅雨季,风雨带来丝丝凉意,点明时节。“露蚕开晚簇,江燕绕危樯”,描绘出蚕农忙碌开簇、江燕绕樯飞舞的画面,尽显芒种时节的农事与生机。接着诗人由眼前北固山的稳固、江潮西去的悠长,引发对人事变迁的感慨。年年于此登高远眺,却发现人事不断更迭、消亡。全诗将芒种时节的自然景象与人事无常相融合,既有对当下生活的细腻捕捉,又有对时光流转、世事无常的深沉喟叹,情感真挚而深沉。

6

耕图二十一首·拔秧

楼璹〔宋代〕

新秧初出水,渺渺翠毯齐。

清晨且拔擢,父子争提携。

既沐青满握,再栉根无泥。

及时趁芒种,散著畦东西。

楼璹曾任县令,体恤民生,绘《耕织图》并配诗以劝农桑,此诗便是其中一首。芒种时节,新秧初露水面,如渺渺翠毯般整齐,点明时令与农事。“清晨且拔擢,父子争提携”,描绘出清晨时分,父子齐上阵拔秧的热闹场景,尽显劳作的忙碌与亲情。“既沐青满握,再栉根无泥”,细致刻画拔秧动作,秧苗在手如沐青翠,梳理后根无泥土,可见农人劳作之精细。尾句“及时趁芒种,散著畦东西”,强调抓住芒种时机插秧。全诗语言质朴,生动展现了芒种时节的农忙景象,饱含对农事的关切。

7

龙华山寺寓居十首

王之望〔宋代〕

水乡经月雨,潮海暮春天。

芒种嗟无日,来牟失有年。

人多蓬菜色,村或断炊烟。

谁谓山中乐,忧来百虑煎。

王之望一生仕途沉浮,此诗作于其寓居龙华山寺时。芒种时节,本应农忙,可水乡却整月降雨,暮春潮海之景更添凄凉。“芒种嗟无日”,点明此时雨多无晴日,严重影响农事,“来牟失有年”则直接指出庄稼可能歉收,百姓面临饥荒。“人多蓬菜色,村或断炊烟”,描绘出人们因饥饿而面黄肌瘦,村庄炊烟稀少的惨状。尾联“谁谓山中乐,忧来百虑煎”,诗人感慨本想山中寻乐,却因百姓疾苦忧虑不已。全诗借芒种时节的异常天气,反映民生疾苦,表达了诗人对百姓的深切同情与自身无力改变的无奈。

8

高邮知军觅芍药一枝五花三绝 其一

周孚〔宋代〕

芒种逢花已自难,瑞云攒处凭栏干。

烦君问取同州例,一干三花奏牡丹。

周孚一生刚直,仕途不顺,却以诗抒怀。这首诗写于高邮知军觅芍药之时,芒种时节,芍药开花本已难得,诗人凭栏而望,见那瑞云般的花朵攒聚一处,满是欣喜。“芒种逢花已自难”,直接点明在芒种这个本非花期的时节能见芍药花开,实属不易,凸显出花之珍贵。“烦君问取同州例,一干三花奏牡丹”,诗人希望对方按同州惯例,将这一干三花的芍药当作牡丹上奏。全诗以轻松诙谐之笔,借芒种逢芍药这一特殊景象,既展现出对意外之美的惊喜,又透露出诗人面对生活的小确幸,语言风趣,饶有兴味。

9

田家四事 种

方一夔〔宋代〕

我生古扬州,田下异梁雍。

山田种荒菜,水田种浮葑。

地力肥瘦兼,农器有无共。

及时撒新谷,抟黍递幽哢。

生意日夜长,移秧趁芒种。

未嫌豚酒祝,自乐鸡黍供。

落日竹枝歌,犹是豳原颂。

方一夔一生未入仕途,隐居乡野,其诗多反映田园生活。此诗描绘了乡村种谷的情景。诗人开篇点明自己生于古扬州,此地山田水田不同,地力与农器情况各异,尽显乡村特色。“及时撒新谷,抟黍递幽哢”,写出农人及时撒种,田间一片生机。“生意日夜长,移秧趁芒种”,直接点明芒种时节,秧苗生长迅速,农人忙着移秧,凸显农事与节气的紧密关联。尾句“落日竹枝歌,犹是豳原颂”,以落日下竹枝歌作结,将眼前劳作场景比作《豳风》,表达对田园生活的热爱与赞美,充满质朴的田园气息。

10

芒种前雨

陶安〔明代〕

兼旬天气晴,硗确曝龟坼。

山农欲移秧,三日沛甘泽。

陶安一生心系民生,为官清正。此诗短短四句,却生动勾勒出芒种前后的农事景象。前两句“兼旬天气晴,硗确曝龟坼”,写连续二十多日晴天,贫瘠土地干裂如龟甲,凸显旱情之重,让山农忧心不已。后两句“山农欲移秧,三日沛甘泽”,就在山农准备移秧却苦于无水之时,接连三日迎来甘霖,及时缓解旱情,为移秧创造了条件。此诗通过鲜明的对比,既描绘出芒种前久旱的焦灼,又展现出降雨后的欣喜,反映出天气对农事的关键影响,也流露出诗人对百姓农事的关切。

热门推荐

广告位: 260PX-250PX

Copyright © 2002-2022 海纳资源网 版权所有 联系QQ1442716096 Powered by EyouCms

黔ICP备2021001906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