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豆苗说事
近几年,“中国土特产”在海外市场持续走红,继Labubu玩具、大疆无人机后,国产荔枝也成为老外们追捧的热门单品。
在迪拜,不少土豪带着保镖涌进中国商品超市,一次就采购5箱荔枝,单颗售价高达60元;在美国市场,荔枝价格更是翻了三倍。而在众多“中国土特产”中,有一个低调却实力强劲的水果品牌——佳农,凭借进出口水果业务在国际市场赚得盆满钵满。
乍一听“佳农”这个名字,很多人会误以为是国外品牌,实则它是正儿八经的国货,从山东起步,历经多年打拼,在全球水果市场闯出了一片天地。过去10多年,佳农的农产品出口额始终稳居行业前列,苹果等果蔬出口量更是在全国遥遥领先。据佳农集团官网显示,2020年其销售额达65亿元,还定下目标,计划2025年水果销售额突破120亿元。其中,佳农香蕉最为出名,市场覆盖率极高,甚至出现“只要在中国,都乐没有的地方就有佳农”的现象,因此佳农也被称为“香蕉大王” 。
前不久,佳农与新西兰水果巨头佳沛一同高调亮相北京,更早之前还前往佳沛的老家新西兰开展业务,影响力不容小觑。
这个几乎没有线下门店的水果品牌,是如何用20年时间逆袭成为“国产版都乐”的?
十年前,佳农在行业内并不起眼,甚至被同行轻视,如今却摇身一变,成了山姆会员店的“人气王”。在超市里,贴着佳农标签的香蕉价格往往比其他品牌更高,但依然深受消费者青睐。要知道,曾经中国水果在国际市场上常被低价出售,国产水果也被贴上低端的标签。然而佳农打破了这种固有印象,提升了中国水果的档次,甚至让国际水果巨头都不敢小觑。
佳农的厉害之处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它的业务范围广,能将菲律宾香蕉、新西兰佳沛奇异果、墨西哥牛油果等优质国际水果引入中国家庭,是国内少有的能掌握丰富国际优质货品资源的分销商;另一方面,它自身产品品质过硬,旗下香蕉、菠萝等水果凭借出色的品质,赢得了沃尔玛、山姆、盒马等大型商超的合作,在网上也被网友列入“山姆闭眼买”清单。
佳农能有今天的成就,离不开创始人刘自杰。1994年,刘自杰从山东大学毕业后,不甘于打工生涯,攒下第一桶金后便辞职创业,成立国际贸易公司,将菏泽果蔬销往全球,这便是佳农的前身。当时,中国刚加入WTO,农产品出口迎来发展机遇,但国内企业大多采用“赚差价”的粗放模式。
刘自杰发现,国际买家不仅追求低价,更看重产品质量的稳定性和交付的准时性。然而,当时农民种植靠天吃饭,出口商运输也缺乏保障,难以满足国际买家的需求。于是,当同行还在为接单亏损时,刘自杰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投入大量资金发展冷链物流。短短几年,佳农就建立起30多个配送中心,具备一周催熟290柜香蕉、超2万吨冷鲜储藏的能力。
虽然冷链投入回本周期长,但这一“反常规”操作让佳农在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当同行因海运延误导致货物腐烂时,佳农凭借完善的冷链网络保证了货物交付的完好率,成功拿下多家超市巨头的长期订单。
随着规模不断扩大,佳农决定将总部从山东迁至上海,开启全国市场的拓展之路,并且直接将目标对准国际水果巨头都乐,展开激烈竞争。
佳农的第一个竞争策略是打造高品质的爆款产品。它瞄准中高端消费人群对小份水果的需求,对产品品质严格把控,佳农香蕉采用“单间”包装,杜绝农药、化肥、重金属等有害物质残留。和都乐一样,佳农推出“超甜蕉”,这种香蕉在高地种植,生长周期长达一年,甜度远超普通香蕉。
此外,佳农的水果玉米、榴莲等产品也同样精致,将蔬菜水果做成零食的形式,外观精美,吸引消费者拍照分享。其中,“皇帝蕉”更是佳农的王牌产品,因其独特的香气,被网友称为“山姆的报恩香蕉”。
第二个策略是构建多元化的产品矩阵。在水果行业,供应链是基础,品牌化才是核心竞争力。刘自杰深知,如果只做国际品牌的代理商,利润空间有限,还容易受制于人。于是,他利用佳农强大的供应链优势发展自有品牌,打造出一个丰富的产品“全家桶”。
底层是流量型爆品,如香蕉、椰青等,以超高的性价比吸引大众消费者;中间层是价值型单品,像高端果汁品牌“佳果源”的100%椰子水,在山姆会员店成为网红产品;顶层则是各类高端食品,拓展业务边界。佳农凭借高效的供应链,实现“集装箱整柜开柜,港口直达档口”,批发业务量大幅增长。
在中国水果市场,竞争异常激烈,行业风险高,不少品牌陷入困境,如榴莲大王洪九暴雷、百果园艰难自救。而佳农能够在市场中站稳脚跟,靠的是独特的运营策略。
首先,佳农坚持轻资产运营模式,不盲目扩张线下门店。它深知重资产的水果生意风险大,因此将重点放在产品销售上,与行业巨头合作,借助其渠道资源降低资金压力。比如在湖北市场,佳农与当地大型果品批发市场首衡合作设立档口,实现整柜开柜销售,既降低了运输成本,又减少了水果损耗,业务量当月就增长了三倍。
通过与全国各地20多个批发市场及零售渠道合作,佳农稳扎稳打,逐步扩大市场份额。
其次,佳农注重产品创新,精准满足消费者需求。在超市里,其他品牌的水果比拼的是摆盘和价格,而佳农总能推出令人眼前一亮的产品。它针对不同人群推出定制化产品,如适合儿童和老人的“一人食”小包装冻榴莲肉、适合健身人群的低糖椰子水,还贴心地设计出“5步”易开椰。
除了产品创新,佳农在营销上也紧跟潮流,在上海举办免费吃果切、拍照打卡等年轻化活动,赞助马拉松赛事,提升品牌在年轻群体中的知名度。
尽管佳农已经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它面临的挑战依然严峻。都乐、佳沛等国际竞争对手不断拓展业务领域,推出新的产品。而佳农有着更大的野心,早在十年前就在南美注册海外公司,目标是成为全球水果行业巨头。
佳农的成功没有捷径,它用实际行动证明:选择正确的赛道,保持耐心,深耕细作,打造核心竞争力,即使用做奢侈品的态度做水果,中国也能孕育出属于自己的国际水果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