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5日(农历五月初十)
迎来芒种,
这是我国重要的农耕节令,
民谚云:“芒种芒种,忙收忙种。”
此时有很多民间习俗,
人们常以送花神、煮青梅、
吃君踏菜等习俗
祈盼五谷丰登、平安顺遂。
每年的五、六月
是我国南方梅子成熟的季节,
民间在芒种这一天
有“煮梅”的习俗,
在《三国演义》中,
就有“青梅煮酒论英雄”的情节。
芒种时节趣画 彭晓友 作
芒种养生:注意防治风湿病
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风湿免疫科主任刘维表示,芒种时节多发风湿病,常见诊断有类风湿关节炎、痛风、周期性风湿病等。
天气逐渐潮湿闷热起来,人体容易受到湿邪的侵袭,风湿病中以湿热为主的证型,到了此时则会加重。
我们在治病、防病、调养方面应注意健脾化湿,防止外界湿气入侵。
风湿病种类繁多,要认清病症,正确治疗。
在风湿病防治方面中医药独具特色,有中药汤剂、针刺、温灸、温针灸、三伏贴(三九贴)、风湿病中药敷贴、中药熏蒸、中药泡手浴足、穴位拔罐等疗法。
总体来说,春夏养阳,秋冬养阴,风湿病又是由于正气不足,所以夏季治风湿变得异常关键,正所谓“冬病夏治”。
芒种饮食养生
常言道:“苦夏食苦夏不苦”。在饮食方面,芒种时节,我们需饮食清淡,少吃油腻食物,可多吃苦瓜、莴笋等苦味食物。
可以在湿热的早期通过食疗的方法来祛除体内的湿热:如果你常感到口中黏腻、舌苔不厚但是黏多或口气重时,可以多吃香菜、芹菜等气味芬芳的蔬菜;如果你舌苔较厚腻,食欲不振时,可以食用“三豆粥”,即白扁豆、赤小豆、绿豆等分煮粥;或者是“二米饮”,即稻米和薏仁米等分煮粥,二者均有着健脾利湿的作用,是芒种时节乃至整个夏季不错的粥品。
芒种时节湿热的气候易于传染病的流行,也被称为“百毒之月”。对此,我们可以在饮食上多吃葱、姜、蒜,或者早晚常用凉的淡盐水漱口和清洗鼻腔,这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细菌滋生,保护人体不被感染。
天气提醒
文章综合自著名中医内科专家张伯礼院士担任总主编的《中医名家谈节气养生与文化》(中国健康传媒集团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出版)和彭晓友著《二十四节气趣画》(河南美术出版社出版)。
策划/执行:邓婕
制作:吴雪梅
海报:孙睿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