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整个月度做账周期内,需要确保整个流程逻辑清晰,步骤完整,每个环节的注意事项和具体操作明确,符合会计准则和税法规定及要求其具体操作步奏如下:
一、前期准备与单据整理
收集原始凭证
收入类:销售发票、收款凭证、银行进账单、现金交款单等。
支出类:采购发票、费用报销单(差旅、办公等)、付款凭证、银行回单。
其他:工资表、折旧摊销表、税金计算表、银行、现金对账单等。
凭证审核
真实性:票据是否真实有效(如发票查验真伪)。
合规性:抬头、税号、金额、签章是否完整;报销是否经审批。
分类整理:按收支类型分类,并标注日期、用途等。
二、账务处理流程
编制记账凭证
分录规则:根据原始凭证内容,按会计准则编制会计分录。
如销售商品:
借:银行存款/应收账款
贷:主营业务收入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计提工资:
借:管理费用/销售费用—工资
贷:应付职工薪酬
注意事项:科目使用准确、借贷金额平衡、摘要简明易懂。
登记会计账簿
日记账:按时间顺序登记现金、银行存款流水日记账。
明细账:按科目(如应收账款、应付账款、预收账款等)逐笔登记明细。
总账:汇总各科目当月发生额及余额。
银行对账
核对银行日记账与银行对账单余额,编制《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
处理未达账项(如未入账的支票、手续费等)。
三、月末调整与结转
计提与摊销
折旧:固定资产按月计提(直线法/加速折旧法)。
摊销:无形资产、长期待摊费用分摊。
预提费用:利息、税费、租金等按期计提。
成本结转
销售成本:根据存货计价方法(先进先出、加权平均)结转。
借:主营业务成本
贷:库存商品
制造费用分配:将制造费用分摊至生产成本。
往来账核对
与客户/供应商核对应收账款、应付账款余额,处理差异。
试算平衡
编制《试算平衡表》,检查总账借贷方余额是否平衡。
四、结账与报表编制
结账
关闭当期损益类科目,结转至“本年利润”:
借:主营业务收入/其他收入
贷:本年利润
借:本年利润
贷:主营业务成本/管理费用/销售费用等
年度终了时,将“本年利润”转入“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编制财务报表
资产负债表:反映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是静态报表。
利润表:列示收入、成本、利润是动态报表。
现金流量表:分析现金流入流出。
五、税务与归档
税务申报
计算增值税、附加税、企业所得税等,填写申报表。
注意申报期限(如增值税一般纳税人按月申报小规模纳税人为按季申报)。
凭证归档
将记账凭证与原始凭证按编号装订成册,保存至少15年(电子档案需备份)。
六、分析与优化
财务分析
计算毛利率、净利率、资产负债率等指标。
对比预算与实际数,分析差异原因。
下月计划调整
根据分析结果优化资金使用、成本控制策略。
总的当月做账流程图简化版如下所示:
收集单据 → 审核凭证 → 编制分录 → 登记账簿 → 银行对账 → 计提摊销 →
结转成本 → 往来核对 → 试算平衡 → 结账 → 报表编制 → 税务申报 → 归档 → 分析
另外还应注意事项:
时间节点:税务申报需严格遵守截止日期(如次月15日前)。
准确性:凭证分录与原始单据需一一对应,避免错漏。
合规性:遵循税法及会计准则,如发票合规、折旧方法一致。
通过以上流程,可确保账务清晰、数据准确,为企业决策提供可靠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