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合各类学习资源名师讲座视频,管理培训课程,培训讲座,培训视频讲座下载。
当前位置: 主页 > 热门资讯 北约轰炸南联盟始末:无法忘却的伤痛|被撕裂的土地

北约轰炸南联盟始末:无法忘却的伤痛|被撕裂的土地

更新: 2025-05-22 10:51来源: 网友投稿浏览次数:

西方以塞尔维亚对阿尔巴尼亚族犯下的“战争罪行”为由,以侵略塞尔维亚的形式干预了南斯拉夫内战,绝大多数西方国家在这之后承认了自称从塞尔维亚独立出的科索沃;23年后俄罗斯也因坚持认为乌克兰正在推动顿巴斯种族灭绝,以图消灭乌克兰的俄语使用人口,以“去纳粹化”为由干预了乌克兰,以及承认了自称从乌克兰独立出来的顿涅茨克人民共和国和卢甘斯克人民共和国——俄罗斯似乎在对乌克兰的干涉中,使用了与北约干涉南斯拉夫类似的论据。与俄罗斯对乌克兰造成的更严重破坏类似,北约亦打击了塞尔维亚的民用基础设施,并造成了这之后科索沃阿尔巴尼亚族的流离失所。据西方说法,北约轰炸南斯拉夫是正当的,而俄罗斯入侵乌克兰不是如此。

1999年3月24日至6月10日,科索沃战争期间北约对南联盟发动军事行动,行动代号盟军行动(英语:OperationAlliedForce),美国称之为高贵铁砧行动(英语:OperationNobleAnvil),在南斯拉夫则称作仁慈的天使。

1999年3月24日19:00,北约开始了对南斯拉夫的轰炸行动。1000架从意大利和德国空军基地调来的飞机参与轰炸行动,西奥多·罗斯福号航空母舰驻扎于亚得里亚海。以美国为首的所有北约成员国参加攻击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联军。10周的冲突期间,北约战机执行了38,000次作战任务。

那么,北约为何要对南联盟进行轰炸呢?

导火索

20世纪90年代初,阿尔巴尼亚语广播和电视受限,报刊被停,科索沃阿尔巴尼亚族被公共企事业单位开除的现象大量涌现,涉及银行、医院、邮局和学校。1991年6月,普里什蒂纳大学的集会和数个教师会被消除,阿尔巴尼亚族教师于1991年9月开始的新学年被禁止进入校舍,学生只得在家中自习。

随着时间的推移,阿尔巴尼亚族于1996年建立了科索沃解放军,发动了针对南斯拉夫政府的叛乱。1998年初,双方爆发武装冲突,同年10月15日签署北约促成的停火协议,两个月后双方再次撕约交战。1999年1月,据报道有45名阿尔巴尼亚人在拉查克大屠杀中遇害,北约认为只有引入维和部队,强行克制双方,才能解决冲突。

3月23日,南斯拉夫拒绝签署《朗布依埃协议》,协议要求在科索沃部署3万名北约维和部队,北约军队在南斯拉夫境内拥有无阻碍通行权,以及北约及其代理人免于受到南斯拉夫法律的制裁;此外,北约还要求免费使用当地的道路、港口、铁路和机场,并征用公共设施供其使用。

因此北约准备以武力部署维和人员,并以南斯拉夫拒绝签署协议为由轰炸南斯拉夫。

行动

1999年3月20日,欧洲安全与合作组织科索沃核查团监察员以“安全形势不断恶化”为由撤出科索沃。3月23日,理查德·霍布鲁克斡旋失败返回布鲁塞尔。数小时前,南斯拉夫国家电视台宣布以“北约对南斯拉夫的战争威胁迫在眉睫”为由,宣布进入紧急状态。UTC时间1999年3月23日22:17,北约秘书长哈维尔·索拉纳宣布指示欧洲盟军最高司令韦斯利·克拉克将军,开始在南斯拉夫联邦共和国的空中行动。”3月24日19:00,北约开始轰炸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

最初旨在摧毁南斯拉夫防空系统和高价值军事目标。随着时间推移,北约的军事行动开始越来越多地针对南斯拉夫地面部队,并持续战略轰炸。黑山被炸数次。军民公用目标遭到攻击,包括横跨多瑙河的桥梁、工厂、电站、通信设施、南斯拉夫左派总部、阿文拉电视塔。

4月6日,北约空袭了阿莱克西纳茨的公寓楼和明显的民居。至少有4名平民丧生,30人受伤,一家民用医疗诊所遭到袭击。

4月12日,北约空袭了格尔德利察的一座铁路桥,击中了一列民用客运列车,造成20人死亡。后来,韦斯利·克拉克将军展示了视频镜头,并道歉称列车行驶速度过快,炸弹离目标太近,无法及时转向。德国日报《法兰克福评论报》在2000年1月报道称,北约的视频以三倍速播放,这给人以列车速度极快的错误印象。

4月23日,北约轰炸了塞尔维亚广播电视台总部,造成16名平民员工死亡。北约声称轰炸是合理的,因为该电视台是米洛舍维奇政权的宣传工具。

5月7日,北约轰炸中国在贝尔格莱德的大使馆,造成中国记者邵云环、许杏虎和朱颖遇难,至少20人受伤。美国国防部长解释称,此次错误的原因是“轰炸指令基于过时的地图”。

5月20日,北约的导弹击中了贝尔格莱德的一家医院,造成三人死亡。据南斯拉夫媒体报道,袭击还导致包括两名正在分娩的妇女和多名医护人员受伤,医院内的手术室和神经科部门被摧毁。瑞典驻南斯拉夫大使馆也在袭击中轻微受损。北约发言人杰米·谢伊声称此事件为意外。

影响

据统计,有489到528名平民在轰炸行动的不同事件中丧生,难民常是受害者。278到317人死亡,其中科索沃死伤人数占总数56%-60%。在塞尔维亚,有201名平民遇害(5名在伏伊伏丁那),黑山有8人遇害。至少有占登记死亡人数总量三分之二(303至352人)的平民,死于12起造成10个或以上的平民死亡的事故。

轰炸行动造成的损害到当时为止约为1000亿美元。造成了桥梁、道路和铁路轨道的损毁,以及2.5万栋房屋、69所学校和176座文化遗迹的损害。

在对南联盟的轰炸中,以美国为首的北约还投下了约15吨贫铀弹,导致该地区癌症和白血病发病率激增,并对当地乃至整个欧洲的生态环境产生了长期的灾难性影响。

后续

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单方面使用武力公然违反《联合国宪章》中关于不允许军事干预其他主权国家的规定,轰炸南斯拉夫。此举挑战了国际法的权威,引发了国际社会的广泛争议。

另外以美国为首的北约以“制止种族灭绝”为由轰炸南斯拉夫,并将其行动定义为正义的人道主义干预,旨在保护科索沃人民免受南斯拉夫政府的迫害。西方以塞尔维亚对阿尔巴尼亚族犯下的“战争罪行”为由,以侵略塞尔维亚的形式干预了南斯拉夫内战,绝大多数西方国家更是在这之后承认了自称从塞尔维亚独立出的科索沃。

然而在俄乌冲突中,当俄罗斯因乌克兰正在推动顿巴斯种族灭绝,以图消灭乌克兰的俄语使用人口,以“去纳粹化”为由干预乌克兰,以及承认了自称从乌克兰独立出来的顿涅茨克人民共和国和卢甘斯克人民共和国时,美国和北约却将其视作侵犯主权国家的行径,并且对俄罗斯施行了严苛的制裁。

与俄罗斯对乌克兰造成的破坏类似,北约亦打击了塞尔维亚的民用基础设施,并造成了这之后科索沃阿尔巴尼亚族的流离失所。据西方说法,北约轰炸南斯拉夫是正当的,而俄罗斯入侵乌克兰不是如此。这种双重标准,不但将美国和北约在处置国际冲突时的利益趋向展露无遗,而且还极大地折损了国际法的权威性。

其背后的政治目的昭然若揭:分裂南斯拉夫,粉碎塞尔维亚,进而占领科索沃和梅托希亚,为北约势力深入巴尔干半岛创造条件。在这场战争中,北约无视联合国宪章和国际法,将军事霸权凌驾于正义与和平之上,肆意践踏他国主权。

25年过去了,塞尔维亚的土地上,战争的痕迹依然清晰可见。塞尔维亚政府和人民从未忘记那段惨痛的历史,他们坚定地捍卫国家主权和尊严,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坚决拒绝加入北约。塞尔维亚总统亚历山大・武契奇多次公开表示,在其执政期间,塞尔维亚将严格保持军事中立,不会加入北约,也不会支持对俄制裁。

1999年北约轰炸南斯拉夫的事件,是对人类和平与正义的一次沉重打击。它警示着我们,和平来之不易,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依然是世界和平的最大威胁。国际社会必须坚定地维护国际法和国际关系基本准则,共同抵制任何形式的军事霸权,才能避免类似的悲剧再次发生,才能真正实现世界的和平与稳定。

热门推荐

广告位: 260PX-250PX

Copyright © 2002-2022 海纳资源网 版权所有 联系QQ1442716096 Powered by EyouCms

黔ICP备2021001906号-5